滿載回憶的座鐘——指針走過,留下人生的足印 |
添加日期:2019/7/23 訪問 1263 次 |
人們的回憶是需要載體的,這也是相機發(fā)明最重要的意義。耄耋之年在沙發(fā)上翻看影集回憶舊事的感動和溫暖一定不亞于快門落下的剎那,同樣,當一臺座鐘陪伴你走過數(shù)十年風雨浮沉之后,當你像第一次那樣輕輕為它拭去身上的灰塵,當你的手觸碰到熟悉的木頭質(zhì)感,你會從座鐘的呼吸里聽見舊日時光的旋律,那旋律輕盈爛漫,扣人心弦,讓人又哭又笑,感慨萬千。
很多與老座鐘有關(guān)的動人回憶都發(fā)生在半個多世紀之前,那時候物資匱乏,人們卻因此格外懂得珍惜;那時候娛樂缺席,悠悠時光卻好像按下了慢速播放鍵。
那時候的座鐘相當于今天的奢侈品包,又或許更要珍貴一些。年輕人帶著寄寓著家人無限眷戀的座鐘下鄉(xiāng)插隊,總是能引起淳樸村民們無限的好奇和羨慕,是家家戶戶嫁娶時分“撐門面”必不可少的“貴客”;而當夜闌人靜,窗前月光的無眠時刻,這座鐘“滴滴答答”的聲音就是最思念的熟悉“鄉(xiāng)音”。
座鐘是游子在外的鄉(xiāng)愁,也是母親無微不至的關(guān)懷。過去鄉(xiāng)下的孩子們上學(xué)要走很遠的山路,往往天不亮就要動身,而母親則犧牲更多的睡眠時間來準備食物和操持一切。往往是凌晨三點開始,母親就要一遍遍起身望向座鐘確認時間,三點半不到就起身為孩子打點一切。那時候每個母親都希望座鐘可以走慢一點,再慢一點,只希望孩子可以在夢鄉(xiāng)里多流連一刻,畢竟窗外天寒地凍,漆黑一片。
而如今呢?如今座鐘對于我們究竟還有沒有如從前那般重要的意義呢?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。只要鄉(xiāng)愁還在,只要親情不滅,座鐘的意義就永存不息,因為鄉(xiāng)愁就是座鐘那奔走不息的指針,親情就是不離不棄沉穩(wěn)堅定的鐘座,不論時針走多遠,鐘座永遠是最堅實的后盾,無論游子走多遠,親人永遠是最有力的依靠。
只是過去下鄉(xiāng)插隊的年輕人,換成了如今漂泊北上廣的年輕人;過去為衣食煩憂的父母,如今依舊在為子女操著別的心。
座鐘是一家人的“精神火炬”,但凡有閑暇,和家人團聚在客廳,談天說地,笑逐顏開,聽著座鐘一遍遍整點樂鳴卻遲遲不愿離席,還想與親人分享多一件樂事,共飲多一杯清茶。
指針走過,看似無痕,卻留下了人生的足印和家庭的獨家記憶。當衣食無憂,當時光從指縫中匆匆溜走,座鐘就被賦予了更不可或缺的精神意義,它象征著親人之間的溫度,象征著一個家族的向心力,象征著過去種種似水流年,也象征著人生的來路和方向。如果要用一件事物來比喻初心,沒有比幾十年如一日的座鐘更合適了。它在那里,就是我們最珍貴的初心和回憶。 |